首页

哈尔滨玫姿女王

时间:2025-05-30 00:28:54 作者:文化观察:国际一流博物馆如何建成? 浏览量:90863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林波)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当代全球文化图景中,这些闪耀于世界文化版图上的国际一流博物馆早已成为各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性符号。

  如何建设国际一流博物馆?

  5月29日,第五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以下简称“‘三三角’博物馆联盟”)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会上,“格局”“叙事”“体验”“运营”“联结”等成为国际一流博物馆建设的关键词。

2025年4月,游客在浙江省博物馆观展。 林波 摄

  一座国际一流的博物馆,首先格局要广。它不仅是本土文化瑰宝的守护者,更是世界多元文明的展示平台与对话空间,致力于描绘人类创造力的完整图景。

  长期以来,上海博物馆将文物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以展览展示合作为主要抓手,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积极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表示,上海博物馆积极参与并策划国际学术与人员交流活动,拓宽馆藏文物征集捐赠的国际渠道,努力为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搭建广阔、高效、可持续性的平台,培养一批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兼具的文博人才。

2023年12月,游客在南京博物馆观展。 林波 摄

  其次,叙事要新。告别枯燥的线性年表与冰冷标签,国际一流的博物馆是故事的顶尖讲述者,通过开创性的主题策展、精妙的空间布局、多元媒介的融合运用,赋予文物鲜活生命力,激发观众情感共鸣与深度思考。

  以近期获得文博界“奥斯卡奖”的“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为例,该展览以时间为轴,展现了中国水下考古与世界水下考古发展的对话。

  “向世界讲述中国水下遗产保护故事,彰显文明互鉴的全球视野。”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馆长冯毅如是说。

2024年10月,游客在临安吴越文化博物馆观展。 林波 摄

  再者,体验要深。观众是博物馆存在的终极理由。从便捷友好的导览系统、舒适包容的公共空间,到引人入胜的教育活动、丰富的数字交互体验,一流的博物馆始终将观众需求置于核心,让每一次参观都成为难忘的文化探索之旅。

  “未来,公众不仅可以参观展览,更有机会参与库房管理、学术研究等更深层次的工作。”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纪云飞表示,建设国际一流博物馆要明白全民共享的重要性,“公众不只是观众,更是参与者、守护者”。

  当然,运营更要活。强大的内生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这需要建立多元的资金保障渠道,培育充满活力的专业人才梯队,构建高效透明的管理体系,确保博物馆在学术研究、藏品管理、公共服务等各方面保持卓越。

  最后,联结要密。博物馆不是孤岛,它需要与教育机构深度合作,成为终身学习的课堂;与创意产业互动,激发新的灵感;与旅游经济协同,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更需积极融入本地社区生活,成为居民认同的精神家园。

  在这方面,多地早有实践。例如,2018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要文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三三角”博物馆联盟,探索更适应新时代要求、更符合新发展理念和更具创新活力的行业发展新方向,实现“1+1+1>N”的效果。

  而今,中国博物馆事业正蓬勃发展,但前路依然漫长。如何在坚守文化主体性的同时,构建真正具有全球视野的收藏与研究体系?如何突破传统叙事框架,创造出更具时代感与感染力的展览语言?如何进一步优化运营机制,激发社会力量更广泛参与?这些都是中国博物馆迈向更高峰必须深思的课题。(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讲解规范化为“博物馆热”添把火

陈刚介绍,在统筹推进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三个国家公园的建设中,青海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之路,生活在这里的牧民群众有了生态管护员这一新身份,从此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有的牧民群众还成了业余摄影家,作品甚至获得了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大奖,不仅让全世界看到了青海,更实现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共赢。

【杭州亚运会】男子三级跳远朱亚明、方耀庆包揽冠亚军

赤峰10月7日电 (奥蓝 陈浩)6日—8日,作为2024年全国柔道积分赛的首站,阿鲁科尔沁站的赛事开始了。比赛吸引全国33支代表队的528名运动员参加。

中国载人登月新进展:长征十号系列火箭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

据主办方介绍,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担任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并题写展名和撰写《前言》。范迪安说,罗公染多年来活跃于中国画坛,与众多书画名家交游论艺,领略了艺坛方家艺术探索的心得,宏观把握了中国画发展的趋势特征,也反身形成了自己的深度思考和学术判断,在中国画的时代课题和方法路径上不断潜心前行,形成了可观的文化积累。

两会受权发布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在政策鼓励下,2023年11月初,北京成立了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拟开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原型、人形机器人通用大模型等5大重点任务攻关,法定代表人由优必选首席技术官熊友军担任,采用针对卡脖子问题“联合攻关”的模式。

打卡“隐藏”机位!北京两棵近600年银杏树进入最佳观赏期

“陈老师,你今天不宜吃海鲜和豆制品,一会儿别忘了。”“老沈,你少吃点重口味的菜,最近是不是血压又高了?”几位老人对着屏幕上的用餐建议,彼此提醒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